(澳门神童免费资料网下载)
- 28
- 2024-11-11 15:47:01
- 21
十二岁的儿子写的,他练字一年多,这个学期学写行书两个月,大家觉得怎么样
你这个小孩十二岁练了一年,写成这个样,真是不简单。我认为第一:你的小孩确有天赋,一年能练到这个程度,确实进步神速,应好好培养。第二是你撒了谎,既使有名人指教,没有3至5年的功夫也难达到这个标准。从字里行间看:笔顺熟练,结字基本到位,萦连有续,书写按规,有王羲之行書之韵味。从全篇看,还是不错的。但还是能看出是一个初学者,整体缺神,显得有点软。有个别字显得重心不稳:比如《举》字,《腾》字,《揽》字等,大小缺乏控制,行间欠协调,等等,不一一类举,总之:前途光明,希继续努为!!!
这是孩子写的字,真是不得了,了不得。看来这孩子有天赋,你要好好培养,前途不可限量。
就这幅字来说,十二岁能写出来这样的字就已经很不错了。不说相对于同龄人来说,就是比那些所谓的书法家都要好很多了。可又说回来,一年多能把毛笔字写到这个程度真是不容易,大概要废寝忘食,没日没夜的练吧。除非这孩子天赋极高,无师自通。
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,毛笔字没练过,现在在自学硬笔。可能是爱好的原因,看到了有关书法的问题就比较关注。虽然自己没资格点评各位老师的书法,可我总是愿意说一些自己练字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。也是想请各位老师对自己写的字指正一二,我就不胜感激了。
我对于练习书法的经验就是“坚持”。当然我的字算不上书法,只是写字而已。继续说经验,我从小就喜欢写字,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现在。身上总是带着笔,随时练习。由于没有老师指导,走了很多弯路。这么多年下来,养成了很多不可改正的毛病,笔画和结构都已经形成了固有状态,现在看来要想改正真的很难了。虽然难,也要改,不改掉这些坏毛病写字就不会有进步。这个我是知道的。
最近我开始临帖,在手机上下载字帖,按照字帖慢慢学习。目前临帖时间大概有半年左右了,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。和以前写的字对比就看的出来,这是我很欣喜也很满足的成绩了。虽然进步不大,总算是有进步了。文中图片是本人最近日常练习,还有很多不足之处,请各位老师指正,不胜感激。谢谢!!!
12岁,练字1年,2个月行书,这几个数字都让人目瞪口呆,因为从作品来看的确不像是12岁孩子的作品。但这世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这么多,就这么神奇,前几年的书法神童李昭华七岁就能把《兰亭集序》写到几可乱真的程度;澳门一位叫做关星陆的十一岁孩子楷书可以向田英章兄弟叫板(参见下图)。
李昭华临摹的《兰亭集序》局部
关星陆的楷书作品
题主的儿子虽然还达不到上边这两位神童的水平,但也足以让题主夫妻睡觉都能乐醒来几回。我要有这样的儿子,根本都睡不着觉了。真心祝贺您,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。
好话说完了,我也提个建议,算是对孩子的鼓励吧。
题主贴上来的应是临写王羲之《圣教序》节选,从临写的情况看,这孩子书法作品的风格,已经很成熟,甚至有些老辣,已经有开始出帖的迹象,颇有明清时代的书画家徐渭行书作品的味道(参见下图),这是一个很好的书法方向,但毕竟孩子还小,许多字结体的问题还很严重,比如:“御”、“腾”、“举”、“添”、“所作”等字,其中“添”字出入较大,应为错字。另外作品中间漏掉一段,不知孩子是不是已经练习时间过长,有些不耐烦了。我经常也会这样,嘿嘿。
徐渭“青藤道士”横幅作品
好了,就写到这里,总体来讲,小荷才楼尖尖角,不要急沉下心思,笔耕不辍,假以时日,这孩子的书法水平将会让世人震惊也未可知!祝愿孩子继续努力,终成大器!
我是成长新视点,很欣慰看到小学生有这么好的书法水平,只针对这幅字进行点评,几点意见,希望有用。
整体布局较好
这篇行书,整体布局协调性和结构性,较为合理,符合行书的书写章法,一笔一划,颇有功底。
单个字的布局不协调
一些单个字,在布局上,太不合理,重心太偏。
有的上面太大,下面太小,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。
有的左边太高,右边太低,给人有跛脚的感觉。
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,推荐认真学习领会。
一个字布局,可以从一个人的体型标准、五官端正上去理解、审美出发,针对性调整,相信会更好!
成长新视点,有我更快乐。欢迎广大朋友关注,互动点评,谢谢。
今天是清代思想家魏源诞辰日,如何评价他
魏源《海国图志》在日本的影响
魏源(1794年一1857年),字默深。湖南邵阳人,清代启蒙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道光二年(1822年)中举人,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始成进士。官居高邮知州,晚年弃官归隐,潜心佛学,法名承贯。近代中国“睁眼看世界”首批知识分子代表。
魏源熟悉朝典国故,于古今成败、得失利弊,学术流派、河务、盐政皆有论述。道光中,认为筹防外夷必知夷情,著成《海国图志》,其它著作有《圣武记》四十余万字以及《书古微》、《诗古微》、《元史新编》、《古微堂诗文集》。
中国文化是东亚文明的发源地,一直是周边国家学习的榜样,比如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国。尤其是日本一直学习中国,从唐朝一至到晚清。
明朝王阳明心学传入日本,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奠基理论之一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,日本最后一次学习中国,不是在明朝,而是在晚清。甚至日本可谓举国学习中国的一本书,这就是魏源的《海国图志》。
1641年,林则除成了鸦牙战争的替罪羊,被道光皇帝贬谪革职,与魏源在镇江相逢。寒暄之后,林则徐将他编译的《四洲志》、《澳门日报》等文献资料交给魏源,希望他早日编辑出版,以开化民众。
随后一年,魏源收集大量国外资料,最终编订成《海国图志》一书,共50卷,计约50余万字,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、历史、政治状况和先进科学技术。是当时国内针对西方最精详的一部“百科全书”。
《海国图志》提倡的“向西方学习”和“改革”,势必得不到士大夫和统治者的欢迎,因为向西方学习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要否定孔夫子,改革就必然要动清朝统治者的奶万路。《海国图志》在国内印了3000册,根本无人问津,没卖出几册。
然而,《海国图志》在日本却得到追捧。因为国内卖不出去,1852年书商就拿到日本出售,起初被德川幕府禁售,但黑船事件之后立即脱销,以至一印再,依然供不应求,一时落阳纸贵。
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。
坂本龙马,明治维新重要推手,十来岁时,为了抢先阅读此书,不惜与师兄决斗。
佐久间象山,洋学接受论,把此书连续反复阅读数年,做了20万字的读书笔记。
东乡平八郎,日本海军之神,对马海峡的海战中击败俄国海军,少年时对该书仰慕己久,冒着大雨排了长队抢购,书买到了,人却成了落汤鸡。
可以说,《海国图志》成了一本日本全民阅读的书籍,开启了日本举国“睁眼看世界”,为10多年之后的明治维新打下了群众基础。
《海国图志》为何受到日本人的追捧?除了魏源此书太有趣了,浅显易懂、图文并茂、内容广博等之外,还有两个深刻的历史原因。
一:鸦片战争中,清朝被英国打败,出乎日本意料,催生了日本的危机意识。
当时,日本普遍认为“清国无论如何乃重要之大国,夷狄不敢轻易问津”,但事实是清朝被打败。
于是,不少日本学者反思指出清英战争”虽属外国之事,亦即我国之鉴“,以及”唯有全心全意致力武备耳“等。
当时,日本社会精英己经忧虑列强入侵日本的问题了,但日本闭关锁国,却没有相关资料了解世界。
二:黑船事件爆发,让日本直接面临之国危机,更是急需了解西方“夷形夷情”。
《日美亲善条约》签订之后,西方列强陆续到来,想要将日本变为殖民地,让日本面临亡国之危,不希望亡国的日本,迫切需要了解西方知识。
而此时《海国图志》恰好出现了,正因如此,当时日本很多学堂甚至将《海国图至》选作课本进行教学。
虽然不能将日本明治维新和近代崛起,全部归功一本《海国图志》,但是这本书对日本近代崛起的确起着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。